365bet体育在线投注2015年工作规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2-10 16:49:15】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和中央、省委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新中求进、好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总目标,进一步开拓创新,主动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常态,以转型创新发展和推进财税改革的更大突破,来展示财政新常态下的“长沙作为”。

把握深化改革主调,不断完善财税体制机制。加强重大改革事项、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力争预算管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收入管理改革和体制管理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切实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统一预算分配,今后凡是可以通过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支出,先从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一般公共预算不再安排或减少安排。将政府性基金中可统筹使用的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从今年起,全面取消市本级所有资金专款专用的规定。严禁通过返还或与支出挂钩等方式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严格预算执行,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准随意调整和零星追加,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对于调整频繁的项目,在下年度安排预算时,相应压缩规模。在2014年对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中一般专项压缩10%的基础上,2015年对所有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压缩10%。规范国库管理,严格控制财政对外借款,全面清理已经发生的财政借垫款。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一般公共预算结余资金,收回用于平衡预算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行规模控制,将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并通过预算安排、压减一般经费开支、地方债置换等方式合理安排偿债资金。二是积极应对税制改革。积极落实中央和省税制改革部署,推动“营改增”全面实施,参与消费税、环境保护税、所得税等改革,确保我市既得利益最大化。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违法违规制定的与企业及其投资者缴纳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的财政支出优惠政策一律停止执行。今后非经国务院批准,各部门起草规章制度、发展规划、区域政策和行业政策等都不得规定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着力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结合现行收入分享体制,稳步有序理顺市与区县(市)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把区县(市)政府(含高新区、湘江新区)易于掌握情况、对区域外影响较小的事务下放给区县(市),把区县(市)政府易于掌握情况、对区域外影响较大的事务,归市与区县(市)共同管理,明确各自责任,今后市财政不再负担区县(市)的工作经费。逐步取消对部分区域实施的财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还等政策,对确需支持的地区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给予支持,形成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区县(市)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坚持民生优先主旨,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财政保障的主导作用,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标准,不断充实民生保障内容。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完善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支持新建改建城区中小学10所、公办幼儿园45所,提质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10所。支持扩建长沙职院新校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整合。二是落实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支持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基础养老金再提高10/人,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探索养老保障正常调整机制。通过基金运作、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基础医疗保障补助标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提高大病医保筹资标准,完善分级诊疗、大病保险、诊疗“一卡通”制度,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四是支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支持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三联三促建三市”活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提质改造、水利建设,改造扩容农村电网,支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加大环卫设施投入。

紧扣收入增长主线,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把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和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重心,确保各项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着力培植财源。多渠道筹集和科学调度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国家和省的政策导向、支持重点,积极争取PPP试点项目、企业债、棚改专项债,特别是代发地方债券额度等方面对我市的支持力度。着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重大项目投融资模式,通过股权融资、建立城乡建设投资基金、市场化补偿机制等方式,鼓励和引入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大力扶持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壮大商贸、旅游等传统业态的同时,着力培育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态,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积极引导扩大消费需求,使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二是着力强化各项收入征管。密切关注财政经济运行态势,充分利用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剖析影响财政收入增减变化因素,加强对重要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继续保持和增强重要税源和主体税种的增收能力,加大对小额零星税源的摸排力度,努力使经济发展成果及时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三是着力加快支出进度。一方面,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对必须安排的支出,尤其是用于支持发展的生产性资金,尽量早安排、早下达,确保早使用、早见效。

突出资金效益主题,不断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支出行为,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合理界定公共财政支持范围,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转移支付,推动直接投入为主向间接扶持为主转变。在优先保障重点支出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财力可能,按“以事定钱”、“钱随事走”的原则安排预算。对产业发展资金探索实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少数不适合实行基金管理模式的,主要采取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事后补助方式或者保险保费补贴、担保补贴等间接补助方式,切实提高产业发展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供给,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逐步使政府购买服务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三是强化公共项目资金管理。加大公共项目资金归并整合力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结余结转管理,激活存量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政信息化体系建设,各类产业资金项目申报逐步纳入财政公共项目资金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四是切实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开展民生保障、“三公”经费等重要领域专项检查,重点关注人大、审计等部门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加强财政监督成果运用。五是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2015年市本级重点绩效评价项目金额在2014年基础上增加10亿元,涉及部门和单位增加10个以上,评价重点由项目支出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通过部门预算编报系统和公共项目资金管理平台,推进绩效管理和预算安排挂钩。

强化队伍建设主导,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素质。强化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教育培训。继续深入开展“大兴学习之风,担当发展之责”读书活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紧紧围绕新《预算法》以及财税体制改革内容,努力培养与财政工作相适应的最佳知识结构和技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二是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搭建内部控制组织管理框架,将内控制度嵌入业务流程,对财政业务运行流程进行持续的监督、评价和优化。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减少财政业务和内部控制人为操纵因素。三是增强财政服务意识。继续开展“工作零差错—服务创一流”活动,建立完善零差错指标考核体系,实现考人与考事相结合。严格落实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实行限时办结,提高工作实效。四是完善用人管人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断激发财政干部工作热情。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财政干部思想教育,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坚强、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

】 【打印此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