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7-12-29 13:40:18】
    我喜欢看《三国演义》,我年纪小的时候特别崇拜诸葛亮,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再读三国,对诸葛亮的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历史上“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诸葛亮有没有责任?

“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是说诸葛亮死后,他的爱徒暨接班人姜维继承遗命出师北伐,蜀国已无能征善战的大将,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人才严重青黄不接,蜀国怎么可能北伐成功?那蜀国人才凋零跟诸葛亮有没有关系呢?

北伐对峙时,司马懿曾向蜀汉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批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而已。使者走后,司马懿大喜: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诸葛亮最后累死,军队里面20军棍以上责罚都要批准,这反映了蜀军内部没有一个很好授权制度诸葛亮不愿意授权,20军棍都要自己管,凡事都亲力亲为,事无巨细,结果不仅把自己累死了,还因为蜀军将领始事事都得请示诸葛亮,缺乏独挡一面的锻炼机会,导致蜀军严重的人才断层,所以诸葛亮死后不久,因蜀中无大将,被魏国轻松攻破

   反观北方的曹魏政权,在一代枭雄曹操死后,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反而蒸蒸日上,最终打败蜀国、吴国,统一南北方,我想这跟曹操极其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是分不开的。大家都知道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诗反映了曹操希望招揽大量人才,“求贤若渴”的强烈意愿。赤壁之战后,曹操带领残部撤回北方,在总结此次作战时感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郭奉孝郭嘉是曹操极其信赖的第一谋士,素有鬼才之称,辅佐曹操灭吕布,平袁绍,统一中原。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赤壁之战的历史可能真的会改写。自此之后,曹操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陆续启用、培养了贾诩、司马懿、张郃、徐晃等众多年轻的良臣武将,为魏国日后平定南方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

即使到了今天现代和平时期同样也不能忽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如果没有强大的青年人才储备和创新企业,等到老一辈的领袖、明星企业逝去,就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12月5日台湾《联合报》披露了一组数据,1990年时,台湾GDP1700亿美元,大陆3878亿美元,台湾GDP为大陆44%。当时广东GDP不过188亿美元约占台湾的1/10。到2016年,台湾的GDP已退缩到仅占广东的42%。早在2001年马云赴台北参加“创新论坛”时,看到台下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企业家,就极富预见性的讲到:“台湾没希望了,一群七八十岁的人在那边谈创新,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如今十六年过去了,马云一言成诹。

十六年前活跃在台湾的企业是富士康、统一、旺旺,现在台湾数来数去还是那些一成不变企业。反观我们大陆,中国共产党自身带头,重视年轻人,坚持青年干部人才梯队建设,鼓励创新,支持青年人才成长。在全社会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的积极氛围下,我们大陆各行各业的新兴创业者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老、中、青三代得以全面发展。既有40后任正非、柳传志的一手创办的华为、联想驰骋国际市场;也有60 70后马云、马化腾执掌的阿里、腾讯等IT霸主,市值突破5000亿美金,双手进入全球前十大公司;还有80后90后程维、戴威等人创建的滴滴、ofo一大批创新型新锐企业。凭借着无可比拟的青年人才储备,我们大陆几乎在所有行业,特别是年轻人集中的领域碾压台湾,台企的市场份额日渐萎缩,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严重下降,由当初的四小龙之首沦为四小龙之末。


                                      (社会保障处 供稿)

 

】 【打印此页
?